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

校長教師公開授課答客問



校長教師公開授課答客問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於實施要點明定:「為持續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形塑同儕共學的教學文化,校長及每位教師每學年應在學校或社群整體規劃下,至少公開授課一次,並進行專業回饋。」國教署依據該規定於105年10月17日臺教國署國字第1050111992號函頒布「國民中學與國民小學實施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參考原則」讓國中小學校在108新課綱實施後辦理公開授課有了依循的原則。

課綱一出,校長公開授課成了話題,許多似是而非的想像問題在耳語巷議間流傳,主要是因為對公開授課的認識受到過往的優異教學技巧演示、教學觀摩與近來學思達開放教室或中國大陸評點課的影響。認為所謂的公開授課就是教給大家看,忽略了課綱強調的「形塑同儕共學的教學文化」的目的性。

以下,針對一些常聽見的問題,簡單釋疑,請教方家。

問一:公開授課,不是早就有了嗎?教專、學共、學思達、MAPS都有公開課或開放教室的機制,國教署訂定之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原則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答:依國教署105年10月17日頒布之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參考原則,學校辦理公開授課應有如下幾個特點:(一)全員參與:不論是校長、專任教師、聘期為三個月以上代理、代課教師規定應進行公開授課;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期不足三個月之代課、代理教師有意願公開授課者,視同授課人員。(二)校本運作:在學校或社群整體規劃下,應在服務學校每學年至少公開授課一次,並以校內教師觀課為原則。得與各教學研究會、年級或年段會議合併辦理;並得於專業學習社群辦理。(三)完整流程:公開授課流程包括共同備課、接受教學觀察及專業回饋(簡稱備課、觀課、議課);觀課人員,以全程參與為原則。(四)親師共學:學校應定期邀請家長參與教師公開授課或其他課程及教學相關活動,增進家長關心教師教學、學校課程及教學實踐,建立親師生共學之學校文化。

問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已經有各種研習、社群或工作坊,學校為何要辦理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答:在十二年國教課綱總綱中敘明公開授課的目的是「1.為持續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2.形塑同儕共學的教學文化」。教與學為學校的核心,學校一切作為都必須是為了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此點自不待言。值得吾人關注的是「形塑同儕共學的教學文化」這一點,也就是學校辦理公開授課目的是在建立教學文化,建立一種同儕共學的文化。如同推動專業學習社群一樣,希望透過同儕的互助協同合作,發展教師專業。以這個觀點來看,學校辦理公開授課是教學領導也是學習領導;是分布領導也是教師領導。透過共同備課中的專業對話互動、公開觀課時善意的敏察學習脈絡、集體議課下虛心平等省思教學再成長契機。在這當中,教師同儕彼此互助共學,從教學實踐現場發現、解決、探索教學實踐現場問題,教師的專業成長從課堂開始、為課堂進行、到課堂驗證。教師同儕就是彼此共同專業發展的支持者,學校就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基地。

問三:校長綜理校務,並未擔負級務、課務,為何要參加公開授課?

答:撇開總綱規定不說,校長本身即負有教學領導的責任,公開授課是校長教學領導實踐的途徑之一。學校辦理公開授課是為了形塑同儕共學的教學文化,而校長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對校長公開授課一般的疑問是:校長在校不須排課,沒有課務及級務,擔任授課者只是蜻蜓點水,借班上課在對學生不了解、對課程脈絡不清楚的情形下,甚至有干擾學生原有學習安排的疑慮。

於是校長擔任公開授課應更著重在共同備課,以平等共同學習者的態度與該班級、該領域教師同仁,從零開始,審慎的進行教學準備,包括重新理解課程知識架構、分析教學文本、理解學生學習起點、設計教學目標、安排教學評量。當校長更加投入在細密的備課上,與同仁共同成長學習,教學領導的影響力也正在發揮。

在集體議課時亦然,校長以教學者的虛心反思,與議課者共同察覺課堂上學生學習的發生與困難,找尋出在課堂實踐裡可以再精進的議題,與同仁共同對話,互助成長,將更能促進形成學校同儕學習的文化。

不過要在這提醒校長們的是:在擔任公開授課教者之前,建議先入班觀察或實際教學一次以上,了解班級的學習文化、認識班上的孩子們、掌握學生學習起點、銜接該班原有學習脈絡。

曾聽過有人戲謔說,校長久未實際教學,公開授課時教不好怎麼辦?公開授課不是優異教學技巧競試、不是教學觀摹也不是評點課,是在共同備課後將集體智慧實踐於課堂的日常作為。校長如同全體的老師一樣,在教師專業成長路上是學習者,有無限的成長空間可以探索。參加公開授課正是校長與同仁攜手邁向成長的開始。

問四:家長應如何參加教師公開授課?

答:在總綱中規定:「學校應定期邀請家長參與教師公開授課或其他課程與教學相關活動,引導家長關心班級及學校課程與教學之實踐,並能主動與家長正向的溝通互動,建立親師生共學的學校文化。」在此之前〈國民教育階段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辦法〉第3條、第8條、第9條中有家長參與的相關規定,這些都是教育基本法第八條第三項規定更具體的實現。

與教師享有教師專業權不同,家長依法享有教育參與權;在參與公開授課時其目的與程序上也會有所不同:教師參加公開授課的目的是形成學校同儕共學文化,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家長參與公開授課目的是增進對教學及班級事務的理解,引導家長關心,促進親師合作。所以在作法上不同於教師間的「備課、觀課、議課」,在邀請家長參與公開授課時,學校應安排說課、觀課、親師座談。

對家長說課旨在建立家長觀課前對教師情境安排、文本理解、教學目標及師生互動的認識,以便家長能清楚教學時的情境,並於事前提醒家長觀課時應注意遵守的事項(例如不干擾學生學習),是否同意錄影等事項亦應於事前規範好。

觀課完應安排有親師座談,對家長的疑惑應予釐清釋疑,也可從課堂上的學生表現,討論出親師合作幫助孩子學習的具體建議。 家長體參與教育事務,以學生之最佳利益為目的,透過家長參與公開授課,將有助於學校親師共學文化,學校應以正向態度與家長攜手合作,共同為促進孩子更優質的學習。








2017年11月9日 星期四

談議課


議課的重要性
     在公開授課三部曲中,議課是教師協同專業成長最重要的部份。
   
議課是教學情境脈絡的意義化,議課是教學目標達成的再檢視,議課是教學成長的起始點。

「議課是不是在談教學者缺點或優點?」
「面對同仁,萬一我在議課說的不好聽,會不會以後不好做人?」
「議課要不要給教學者建議?」
「對於已經上完的一堂課,也不可能重來一次,我們再來討論它,有什麼意義
「看完一堂課,我只覺得教的很好(或很差),沒什麼要說的,還要參加議課嗎?」
……
    面對著議課,帶著過往教學觀摩的經驗,老師心中難免會有些疑惑。

    然而,議課比觀課還重要,一場深入的議課,是可以讓教學者及觀課者同時找到進一步成長的出發點。

    要釐清對議課的疑惑,必須從議課的意義及目的來說:「議課是教學者及觀課者參與共同備課、公開觀課之後,依據教學目標、學生學習表現及參與者的發現,針對學習發生、教學困難進行對話、產生疑問,從個殊課堂活動中找尋普遍性教學議題,以利教師反思,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因此議課有以下幾點特徵:
1.      教學者與觀察者之間是平等的關係,共同參與一堂課的形成及詮釋。
2.      根據具體的證據進行對話。
3.      深入課堂、聚焦疑問、產生議題。
4.      從經驗產生啟示。
可以說議課是一種課例研究,從實際課堂中找尋教師成長的契機。


    議課是教師協同共同成長的機制,從實際課例中找群專業發展的議題。但是這必須建立在有效的議課上。有效議課,是將議課內容聚焦在「教師、教材與學生的交織」上,這些教織包含教師與教材構築的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及教學活動設計;教師與學生建立的聆聽、串聯、回歸;學生與教材運用的策略、反思與創造;學生與學生互動的合作、學習與聆聽;以及綜合教師、教材與學生形成的評量。
    在共同備課及公開觀課的基礎上,議課是對蒐集到的資料進行檢視、聚焦、分析、詮釋、提問、形成專業成長議題。
    完整的議課在過程中可帶出「所見、所感、所疑、需行」四個層次的討論:先對話彼此的所見,舉出具體的教學設計、師生互動、學生表現,聚焦出特別需要關注的課堂事件;接著以參與者對教學活動的敏察,說出什麼地方令自己感覺很有趣、很驚訝、很感動、或是好奇,可做為進一步對話;再來分享自己的反思或疑惑,例如「今天學到了什麼?」、「在今天利用刪去法的策略教摘取大意中發現孩子不會判斷細節,我們如何幫助孩子?」在議課參與者的對話中,共同針對疑問進行經驗分享,集合共同智慧,當然不一定要立刻找出確切的解答。最後,找出我們可以進行的明確專業發展活動,不論是社群研討、專書閱讀、教學實踐或參加研習。


    在三人以上集體議課時,應設有主持人,並建議依照結構性的程序:
(一)主持人開場。(感謝教學者、觀課者)
(二)教學者分享(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時的印象及遭遇困難)
(三)議課者輪流分享具體所見。(一、二點)
(四)教學者回應議課者。(可再補充教學理念或者請教疑問)
      程序三、四依實際討論情形反覆進行數輪
(五)主持人依上面對話中歸納出討論議題
(六)参與者對討論議題進行分享
(七)主持人串聯發言者對話,鼓勵後續專業成長活動。
(八)感謝大家。
若是三人以下的議課,可以依照教學後會談的程序進行即可。

    備課、觀課、議課是一組緊密結合的流程,每次議課的結束,也可以看成是下一次備課的開始。從備課開始直到觀課完成,可以說是教學聚焦深化的過程。公開授課在校本的實踐,是學校形成教學文化,構築同儕合作,發展教師專業,建立學校教師學習共同體的重要一環。目前共同備課、公開觀課已日漸普遍,相關資料也較多。然而議課是公開授課流程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有效的議課才能真正促進、協助參與者成長。

(本文參考劉世雄:《台灣學校需要的學習共同體》,p99-p108、學習領導與學習共同體計劃辦公室:《學習領導下的學習共同體1.1版》p5455,僅此致謝)

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

106學年上學期期初校務會議校長報告事項

雲林縣崙背國小106學年上學期期初校務會議校長報告事項
2017/08/30
敬愛的各位同仁,開學快樂!
   
經過了兩次學力檢測的檢證,孩子的成績證明了我們這兩年多來推動「共備常態化、學年社群化、進修自主化」的方向是正確的,崙背國小孩子的基本學力表現平均明顯優於各縣、本縣各校。然而我也看到在某些學習內容答對率偏低以及有一些孩子PR值低落,這是我們在新學年準備教學時必須放在心上並且找出具體作法改善的。
    在這個學年度,我們要將花更多的心力在各領域閱讀理解策略教學評量的改變,以能夠順利銜接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的教學。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應當有意識的,從明示教學、示範、分組練習到讓孩子獨立學會閱讀理解策略的應用,以便建立孩子自學能力,也就是說,我們「不只是教國語文,更是要教孩子學國語文;不只是教數學,更是教孩子學數學,其他各領域都是如此」老師並須以學習專家的角色重新體驗產生理解形成意義的過程,對學生同理,給予學習支持,導入學習理解必要的策略。並在評量中,適當的融入相關不同理解層次的題形及內容。因此,在備課的過程中,我們的思考脈絡是「文本說什麼→學生學什麼→評量怎麼考→教學怎麼教」踏實的結合生活情境,從學生經驗出發,經由學年領域社群的對話、分享、互學,共同的建構「我們的課堂」,沒有老師孤立教學、沒有孩子孤立學習。
    課堂中,友善、傾聽、合作的學習氛圍是重要的。我相信,在寧靜專注的課堂,更有利於學生沉浸學習。老師的姿態和語言,決定了班級的風貌溫和、堅定、聆聽、欣賞等正面態度,將提供給孩子一個安全而包容的友善環境,幫助孩子學習成長。班級管理,最核心的意義就是在促進孩子穩定成長,本來就是教學裡的一部分。
    最近,市面上出版了一本名為《誰說分數不重要》的親子教養書,書中開宗明義:「不必只在乎成績,但分數不可能不重要」,反映了教育現實與許多家長的心聲。我相信在國民教育基礎學習階段唯有平凡而堅定的守護學生應有的基本學習能力,並且使其樂於學習、善於溝通、勇於挑戰、成於合作,才能確保孩子的競爭力。

    感謝暑假期間用心為孩子投入準備的每一位老師,祝福各位有個豐富美好的新學年。

2017年6月23日 星期五

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崙背國小10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校務會議校長報告

雲林縣崙背鄉崙背國小10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校務會議校長報告106.06.28
各位敬愛的同仁:學期將盡,感恩辛勞!

  今年三月親子天下翻譯出版了一本名為《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的書,這書名,正是我們每一所學校教育追求的目標。在這本書裡,作者以美國的經驗,指出弱勢家庭孩子在學習及生命面臨的困境,以平均來看他們不論在學業表現上或畢業後的發展與中產家庭的孩子相比較都有差距,已見到階級複製階級的現象。但作者同時也強調,在學業成就之外,恆毅力、熱情、自我覺察、自制等非認知能力,是促使孩子自我超越的根本,可以成就孩子的未來。而發展孩子非認知能力的途徑不是教導,是環境。

    這樣的見解告訴我們二件事:學校教育有一項使命,就是幫助孩子成功,尤其是弱勢家庭的孩子。其二是學校教育應同時照顧到孩子的認知能力與非認知的能力,為孩子成功奠下基礎。

    不可諱言的,在強調學力檢測、減C、補救教學等政策下,我自己常會急著以提升孩子學科成績為校務的重心之一。不知覺的忘記了恆毅力、熱情、自我覺察、自制等非認知能力是孩子邁向成功的根本。

    然而不論是我們學校「開啟孩子的幸福能力」的教育願景、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教學」其實都是在全人教育的思維脈絡下讓孩子達到「能學」、「會學」與「樂學」。而我認為:能學-靠鷹架;會學-靠策略;樂學-靠環境。這三者是同樣重要缺一不可的事。

    非認知能力不是靠教導而來,除了情境體驗,真實學習外,支持性的環境非常重要,不論是在友善校園的氛圍、相互學習合作的課堂。簡單來說,就是在一個以愛為核心,能夠傾聽對話的校園環境。這裡所謂的「愛」,我想要借用佛洛姆(Erich Fromm)的主張,愛包涵四種元素:關懷責任尊重了解這也應該是我們對待孩子、對待彼此的態度。

    要達到幫助每個孩子成功的目標,差異化教學還是不可少的。面對孩子的個別差異、不同的學習風格、不同的學習動機,要發展學生學習的不同內容(content)、不同管道(process)及不同產出(product)是很難達成的目標。在我入班教學的這段日子裡,這也是我覺得最困難的挑戰。不過我相信:如果可以逐步建立自學的動機,讓孩子學會自學的方法,加上班級內建立起互學的氣氛,相互聆聽的習慣,讓課堂成為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是有助於實現差異化教學理想的。


    在下一個學年,我們即將迎接閱讀教育訪視及校務評鑑,我們將以平常心,做該做的事,雖然勢必叨擾到各位同仁,但我們將在以影響學生學習最小的範圍內去面對,與各位共同努力。祝福各位,暑假快樂!

2017年2月13日 星期一

雲林縣崙背鄉崙背國小10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初校務會議校長報告106.02.15



各位同仁新年好!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人不應該被過去束縛,只有你能描繪自己的未來。」身為老師,我們不只是從過往自己的學習經驗、過去的教學模式來從事教學,更重要的,我們有責任與孩子們一起創造屬於我們師生正向、有意義的課堂活動。因此,縱使在最駕輕就熟的課程裡,我們都要當作未知的旅程來重新探索,尋找發現。學習,是師生共享的經驗。

    在這樣共享的課堂經驗中,無疑的,孩子是學習的主體,學習必須與孩子生活相連結,從生活週遭取材,透過體驗與探索,重組建構他們的生活經驗,進而建立學生自主的學習觀,將教學視為「引導學生學習」的歷程,目標還是在讓孩子「樂學(能主動)、能學(有鷹架)、會學(會方法)」,為成為終身學習者奠定基礎。

    要能達成上述的目標,老師們除了必須深入理解學科知識結構、學科教學法外,更重要的,是要能夠瞭解手上每一位孩子:透過觀察、互動、親師溝通與課堂傾聽。其中,傾聽最為重要,老師必須藉由孩子的語言、表情、儀態、動作去理解孩子的學習是如何發生或是學習的困頓,從中做出即時的教學決定:對全班複述、重新舉例、小組討論、兩兩互動、學生發表、從學生反應延伸或是回到文本。這沒有公式、沒有模式,一切仰賴老師敏銳的傾聽及長期養成的專業。

    當然,老師會感覺到自身的不足,這時互信、平等、互助的社群伙伴就是每位同仁最重要的依靠,從問題出發,互相學習,打開教室,以實踐為檢驗,用多元評量蒐集回饋資料,以踐行更有效協助學生學習的策略。

    因此,學校同仁是植基於「互相學習」的專業同僚關係,共同備課、分享說課,一切互動聚焦在幫助孩子更有效的學習,在真誠分享氣氛中,逐步累積提升自我在教學上的專業。在公教人員被迫延長服務年齡的趨勢下,不斷的成長,與時俱進,是我們身為教師必做的功課。

    感謝每一位同仁,寒來暑往,青春不惜歲月;秋去冬來,幼苗盡成棟樑。努力「樹人成人」的教育志業。這學期依舊有許多學校行事要與各位一起努力,感謝各位的協助,祝福
教安

2017年1月15日 星期日

年歲流轉,師道不息~~寫於崙背國小105學年上期末校務會議106.01.18



又是學期將盡,歲末年初,感恩依舊,祝福依舊!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身為老師就是在這樣年復一年的作息循環中,對著不同的孩子們殷殷期待,諄諄教誨,在冬往春來的年歲流逝中,唯一貫穿的是昂揚不息的「師道」:學習不息!關懷不息!自強不息!合作不息!

    迎接十二年國教上路,「素養導向教學」重新描繪了教學應有的樣貌,改變了偏重知識或能力本位的教學,我們必須要再學習兼重「掌握領域核心結構(知識情意技能)、在真實情境中理解探究、實際解決問題與應用」的教學設計與評量,改變學生學習方式,重新連結知識與生活的關係。

    老師們也都知道,不論是種方式的教學,學生們在投入任何學習之前,「學習準備度」及當下的生理狀況、人際困擾、家庭因素都會影響到學習歷程,這有賴老師長時間對孩子的理解及及時的敏察與關懷。真心的關懷孩子是所有班級經營重要礎石,也是師生關係的活水源頭。因為對孩子保持著真心的關懷,我們才能對孩子做出正確的理解、合理的期待、有效的協助、適當的輔導。

    為了營造高效的課堂,老師們透過備課、觀課及議課的學習是重要且必要的。儘管在年金改革中政府對教師可能背棄了雇主責任,社會中對教師有不友善的氛圍,老師們依然必須為孩子更優質的學習堅守崗位。利用寒假,透過閱讀、發想、研習進行自我教學的省思、對未來教學內容準備、精進自我的的教學知能;為自我實現、提升孩子學習投入心力。

    但好老師不是優質學校的保證,共同體才是。在老師遭遇到課程與教學、班級經營與輔導等各項問題時,身邊的同儕往往才是能最即時最有效提供協助的人。佐藤學在《邁向專家之路-教師教育改革的藍圖》(2017.01)「教師學習成長場域的同心圓構造」圖中指出「在自我教室對於課堂的反思」是教師自我成長的圓心,但最有效的成長契機是同校同僚的建議,並明確建議「每間學校都應重新建構校內教師能夠相互成長的專家學習共同體」,透過「設計」、「活動」、「省察」、「協同」與同僚相互學習與成長。因此,同學年或同領域間教師的相互合作是重要且必須的。

    易有三義:「簡易、變易、不易」。教育環境、思潮與趨勢固然長處變易之中,吾人必須有日新又新的作法與思維;但其中有其不易之道,即昂揚不息的「師道」。值此學期暫歇,展望新猷之際,感謝各位,期勉各位,祝福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