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日 星期二

教育的真諦在教人成人

 

雲林縣公誠國小109學年度上學期期初校務會議校長報告(109.09.02)

    賈馥茗教授說:教育的真諦在教人成人。亦即教育是以發展人性,培養人格,改善人生為目的。這呼應了全人教育的理念,全人觀意味著看重人的「內在品質」,譬如:頭腦、情感、創造力、想像力、憐恤心、好奇心、尊重感,與實現自我的期望,這些內在品質有助於人類達到真正自我完成與社會和諧互動。學校的核心價值是學習,全人教育的理念就是學習價值的依歸。教育部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開宗明義說:「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課程發展本於全人教育的精神,以「自發」、「互動」及「共好」為理念,強調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習者,學校教育應善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引導學生妥善開展與自我、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各種互動能力,協助學生應用及實踐所學、體驗生命意義,願意致力社會、自然與文化的永續發展,共同謀求彼此的互惠與共好。」學校教育應當強調學生為學習主體的主動性,發展多元互動提供實踐力行的機會。台灣,KIST學校以(Work hard, be nice)為共同校訓,正是本著這樣的理念延伸。

    賈馥茗教授同時也說: 成人者,必先成己;教師在成就別人之前,不要忘了要看看是否先成就、充實了自己。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教學與學習兩者的交織,我們在成就人的歷程中,也在實現自己。參酌佐藤學提倡的學習共同體的同心圓,全校上下、裡外,凝聚共識,相互支持,彼此學習。以每一位學生的成長為圓心,以教師課堂實踐與省思當作第一個圓;第二圈是校內同儕間的相互支持與學習(共同備課、公開觀課、領域研究…);第三個圈才是外部的專家指導或全縣性研習。也就是說,身為老師,我們的專業成長應以課堂出發,從學生的學習困難當作我們教師成長的出發點。

    要從課堂學生的學習出發,首要的是教室裡老師對學生的傾聽理解,傾聽理解學生的思維,同理他們在學習上的困難,發現他們學習的產生與遷移。單向的灌輸必須改變成師生共創課堂,重視生成性的教學。同時老師要理解教材中概念的發展與銜接,於是,共同備課的同儕對話支持的文化不可或缺。從這樣的觀點,就可以理解所謂的公開授課不單單只是配合新課綱的形式而已,在促進學生理解與教師專業成長發展上有其實質的重要意義。

   對學校教育而言,環境一直在改變,然而,教人成人是教育不變的本質,吳清山教授也說:教育是透過學習的過程以期充分發展每一個學生的潛能,成為具有良好知識、品格、體能的成熟個體,以追求幸福的社會生活。期許各位同仁用這樣的理念來看待今年校務評鑑、六十周年校慶等行事,會有不同的理解與成長。

祝福各位,感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