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3日 星期日

教育是教人成人,不只是教人成才



雲林縣崙背鄉崙背國小107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校務會議校長報告108.01.16

各位敬愛的同仁,新年快樂:
    「你,愛你的孩子嗎?
    長期以來,我們受到一方面受到各項行政的規約評鑑,一方面經過媒體、研習,被告知好老師應該如何如何,做這做那,讓我們的工作,越來越像公務人員,或者越來越朝向刻板樣板,一定要擺脫平凡,才像一個好老師。然而這,對嗎?

    教育的初衷,是由愛出發,佛洛姆說:愛是照顧、責任、尊重和了解。一位好老師所做,不外如是:眼中看見每個孩子,接受孩子的一切,幫助每個孩子成為身心靈更健康的個體。

    總綱在基本理念開宗明義說,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課程發展本於「全人教育」的精神,強調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習者,學校教育應善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引導學生妥善開展與自我、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各種互動能力,協助學生應用及實踐所學、 體驗生命意義。這是比素養導向更上位的概念,也更需要我們念茲在茲的教育思維。

    教育是由與自我、他人、世界的真實相遇、互動、對話、建立關係構築而成,兒童的學習,不只是靠著頭腦,而是要透過感覺、心思、想像力和身體來學習。《學校為何存在?》(What Are School For?)一書從對美國教育的省思告訴我們全人教育談的不是片面局部的增加、強化、機械訓練,而是重視人類整體經驗、強調意義重於資訊、透過經驗學習、強調社區與民主、抱持尊重生命有機的宇宙觀。教育的目的在滋養人類發展的潛力、肯定每一個獨特的生命、鼓勵與世界互動、賦予所有公民的能力、教育在使性靈生命健康的成長。

    當我們錯解了素養或能力的意涵,而再次以增加片段、機械的知識、訓練或活動,甚至以灌輸、反覆背誦強調輸贏,就不知不覺成會為「學習超載世代」的推波助瀾手。《如何訂做一個好老師》一書中針對教教師的研究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他們偏好與生命息息相關的思想與行為目標、讓學生直接面對重要問題、提供充滿挑戰但氛圍友善的學習情境、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把遭遇的問題歸因為學生、關切的不只是個人在課堂教學的成功,而是懷抱對教育的認同與責任感……。

    素養導向教學淪不能為技術性程序操作,教學精進不只是教學策略的模仿與複製,請提醒自己:用心看到每位孩子,傾聽到最細微的心靈需求,與每位孩子的相遇,是我們教學生涯中最嚴正、最豐美的恩賜與天命。孩子在學習的歷程中,被看見、被尊重、被期待、被理解的感受永遠比知識的灌輸、技能的養成來的更重要。全人教育是人文精神的展現,也是我們儒家「教人成人」的教育觀,在幫助孩子生命圓滿的歷程中,同時,也豐富了自己。感謝各位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