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崙背鄉東興國小113學年度上學期期末校務會議校長報告
感謝各位同仁一學期來的辛勞,時值歲末年初,在此致上深深的問候。
在全體同仁共同的努力下,我們開展了孩子們各項的學習體驗,無論在品德、閱讀、藝文、健康體能、社區關懷、數位素養、人際互動等全面關照,奠基培養孩子們開啟未來幸福的能力,此外,這學期也指導、陪著孩子們參加各項對外競賽、展演、參訪,拓展多元展能與生活體驗。我們也積極改善學校環境,無論是風災後的復原或是場所的改善營繕、增置,讓東興成為一個更優美的學習環境。社區客家生活文化也進入到校園中,能在校園越來越普遍的聽到已快速式微的詔安客語,是讓人很感動很欣慰的。
最重要的,是我們重新梳理,組織了我們的校本課程,賦予課程意義化。
這學期,我們共同重新檢視了既有的學校的願景、學生圖像,依照願景,逐步建構起校本指標與課程地圖,讓我們已實施多年的各項校訂課程,更有效的符應學校願景,也更緊密的縱向、橫向串聯起各年段、各領域的學習,建構起我們校本課程的論述與期待。接下來,會將我們擬訂的校本指標運用在課程設計上,讓校訂課程能更具體呼應學校願景,這是一件辛苦但基礎的工作,我由衷地感謝每一位貢獻心力的同仁。
課程與教學是一體的兩面,必然要相輔相成,因此課程設計必須仰賴優質的教學實踐,促使課堂中學生的有效學習,同時養成學生良好學習動機、習慣、建立學習策略及班級中的學習氛圍。我們期待在課堂中的學習活動,能夠引發孩子們更多的提問、討論、傾聽、分享,建立同儕學習共同體,讓自學、導學、共學、互學的歷程交織在每一堂課當中。
班級經營自然的結合在教學中,讓孩子們在常規有序的環境下潛浸於學習,以正向環境建立起孩子們正向參與與互動,同學間學習相互理解、尊重、欣賞與包容,培養現代公民自尊尊人、慎思明辨的社會素養。
在詔安客語裡,有一個詞我很喜歡,這個詞叫做:「相共」,「鬥相共」就是幫忙的意思,是參與、融入的行為。從字面來看,「相共」有相互、共同的的意涵,學校的事、學生的事,就是「相共」的事,需要我們團隊一起「鬥相共」。東興國小秉持著:「一切為孩子、為一切孩子,為孩子一切」的理念,校內同仁各有分工,但需要全體同仁發揮主動「鬥相共」,一起讓我們東興更好,一起照顧孩子們的學習。
感謝大家。